我在法国学设计(海外学子看海外)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浏览:172次 时间:2022-04-01
zhao.city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初来乍到的迷惑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在大学期间就曾尝试做设计,学业深造时仍继续选择了设计这条路。设计做得还不错,就有了成就感,有成就感就会喜欢上设计,喜欢上了便能继续做下去,仿佛自己冥冥之中就该如此。
初来法国时,这里的一些人与事多少打破了我之前的幻想,如同患上了“巴黎综合症”。但渐渐地,当我了解到一些法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后,我同样感到意外——原来我们相隔的不仅仅是十多个小时的航程,还有滞留在思想深处中的一些词汇变成现实的距离,这多少让我感到一些冲击。随着语言逐渐适应,我意识到,直接有效的表达非常珍贵,对于彼此间交流和相互理解尤为重要,这也在之后贯穿于我的设计理念之中。
相信对于所有留学生来说,进入新的文化环境后都会有适应阶段。“我是中国人”“我和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区别在哪里?”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竟然给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
让我汗颜的是,接触的外国人越多,我越觉得自己了解的本国文化太少了。我会的他们也会,我懂的他们也懂,每次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之后,后面便没有了下文。面对我的血脉、我的传承,我竟然讲不出更多可以介绍的东西,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
人在异国他乡,有时反而对自己身上的文化符号感触更深了。后来我慢慢明白,很多我习以为常、甚至沉浸其中还未意识到的中国传统、中国习俗、中国文化,恰恰塑造了我的民族身份。举个简单例子,在国内的时候我不爱喝茶,觉得过程繁琐,还不如捧一杯奶茶来得快乐。但当后来出国读书,我同法国朋友在一起喝茶时,我沏茶、奉茶、品茶的全过程都令他们觉得惊奇而有趣。“这沏茶的艺术太棒了”,法国朋友夸赞道。那时我有了很强的自豪感——这是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自豪。我意识到,留学生自身原本就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渠道,我的一举一动,或许也将影响我周边的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印象。
多元文化的交谈
我曾为西安碑林博物馆镌墨留香展厅做过设计,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灵感来源于碑林石刻的字体。这个设计应用了碑林字体作为符号,制作的材质为镜面卡纸,这种卡纸在灯光照射下,文字会在墙面和纱面产生字体剪影的重影以及字形反光,众多字体悬挂其中,光影交错,字晕叠嶂。字体从平面变得立体,视觉上的光影感受就变得异常丰富。我想通过这些符号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把它们整体比作碑帖历史,我们努力关注与学习到的也可能只是其中一瞥,要始终保持求知欲,要谦虚,要敬畏。
在国外学习设计,有时会碰到“文化符号”间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大家整体上都在努力表达,渴望被认同。不同文化间出现冲突主要是因为误解、互相不理解,解决误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要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来表达。
很多时候文化并非是共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很大程度上会使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这需要从历史、文化、制度等多方面作出解释。我相信文化是有力量的,设计正是在放大和展示文化本身的力量,并通过作品让人感受到这种力量,人与人的感受是相通的。
于我而言,设计、文化、艺术都是时代的史官。作为设计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当下的感受再重组,然后表达出来,把那些我们深刻的、特别的、喜爱的感受放大,再融入作品之中。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创造者。或许,下次我们看见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时,可以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做一次和这个时代、和多元文化的交谈。
(作者系法国布鲁高等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初来乍到的迷惑
我一直觉得自己挺幸运,在大学期间就曾尝试做设计,学业深造时仍继续选择了设计这条路。设计做得还不错,就有了成就感,有成就感就会喜欢上设计,喜欢上了便能继续做下去,仿佛自己冥冥之中就该如此。
初来法国时,这里的一些人与事多少打破了我之前的幻想,如同患上了“巴黎综合症”。但渐渐地,当我了解到一些法国人对中国人的看法后,我同样感到意外——原来我们相隔的不仅仅是十多个小时的航程,还有滞留在思想深处中的一些词汇变成现实的距离,这多少让我感到一些冲击。随着语言逐渐适应,我意识到,直接有效的表达非常珍贵,对于彼此间交流和相互理解尤为重要,这也在之后贯穿于我的设计理念之中。
相信对于所有留学生来说,进入新的文化环境后都会有适应阶段。“我是中国人”“我和法国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区别在哪里?”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我竟然给不出一个自己满意的答案。
让我汗颜的是,接触的外国人越多,我越觉得自己了解的本国文化太少了。我会的他们也会,我懂的他们也懂,每次自我介绍“我是中国人”之后,后面便没有了下文。面对我的血脉、我的传承,我竟然讲不出更多可以介绍的东西,这让我感到非常不安。
人在异国他乡,有时反而对自己身上的文化符号感触更深了。后来我慢慢明白,很多我习以为常、甚至沉浸其中还未意识到的中国传统、中国习俗、中国文化,恰恰塑造了我的民族身份。举个简单例子,在国内的时候我不爱喝茶,觉得过程繁琐,还不如捧一杯奶茶来得快乐。但当后来出国读书,我同法国朋友在一起喝茶时,我沏茶、奉茶、品茶的全过程都令他们觉得惊奇而有趣。“这沏茶的艺术太棒了”,法国朋友夸赞道。那时我有了很强的自豪感——这是一种传承中国文化的自豪。我意识到,留学生自身原本就是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渠道,我的一举一动,或许也将影响我周边的外国朋友对中国的印象。
多元文化的交谈
我曾为西安碑林博物馆镌墨留香展厅做过设计,是我比较喜欢的作品之一,灵感来源于碑林石刻的字体。这个设计应用了碑林字体作为符号,制作的材质为镜面卡纸,这种卡纸在灯光照射下,文字会在墙面和纱面产生字体剪影的重影以及字形反光,众多字体悬挂其中,光影交错,字晕叠嶂。字体从平面变得立体,视觉上的光影感受就变得异常丰富。我想通过这些符号传递这样一种信息:如果把它们整体比作碑帖历史,我们努力关注与学习到的也可能只是其中一瞥,要始终保持求知欲,要谦虚,要敬畏。
在国外学习设计,有时会碰到“文化符号”间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大家整体上都在努力表达,渴望被认同。不同文化间出现冲突主要是因为误解、互相不理解,解决误解最直接有效的方法,还是要用大家都能听得懂的话来表达。
很多时候文化并非是共通的,不同的文化背景很大程度上会使不同的人对相同的事产生理解上的偏差甚至误解,这需要从历史、文化、制度等多方面作出解释。我相信文化是有力量的,设计正是在放大和展示文化本身的力量,并通过作品让人感受到这种力量,人与人的感受是相通的。
于我而言,设计、文化、艺术都是时代的史官。作为设计师,我们的工作就是把当下的感受再重组,然后表达出来,把那些我们深刻的、特别的、喜爱的感受放大,再融入作品之中。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时代的记录者,也是时代的参与者、创造者。或许,下次我们看见一个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时,可以暂时停下匆忙的脚步,做一次和这个时代、和多元文化的交谈。
(作者系法国布鲁高等艺术设计学院研究生)
- 上一篇: 鱼会做加减法?5以内,会!
- 下一篇: 如何加强高校在线开放课程教学管理?五部门印发意见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