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like this site, please click Ctrl + D Add to favorite!

Current location:Zhao.CITY » article » 最新资讯 » Detailed article 订阅RssFeed

正面管教,帮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来源:中国妇女报 浏览:212次 时间:2022-03-28
zhao.city
来源:中国妇女报
原标题:正面管教,帮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养成极为重要,家庭里充满了牵挂,孩子就被留下牵挂的习惯;家庭里充满了诗意,孩子就被打上诗意的痕迹。好的家庭教育有两个特别重要指标:尊严和自由。所以,尊重孩子选择的自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剥夺它。跟孩子的沟通,就是把话语权还给孩子,永远能够包容他,暖暖地沟通。


  ■ 于丹


  今年北京冬奥会上,谷爱凌、苏翊鸣几位冰雪小将小小年纪却散发出强大的自信与坚定,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别人家的孩子”。一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受到他们年轻、优秀的刺激,回过头来怎么看自家孩子都不顺眼。


  尊严与自由,是成长中的必需品


  其实,孩子的成长绝不仅仅因其自身的努力,就像谷爱凌妈妈尊重她的第三跳决定,鼓励她享受自己的比赛;苏翊鸣父母支持他离开演艺道路,成为职业滑雪运动员。他们健康开朗的性格,都离不开家人的尊重和鼓励。


  好的家庭教育有两个特别重要指标:尊严和自由。人这一辈子,一切努力都是为了提升尊严、延展自由。无论多好的职业、多好的爱情,一旦侵犯到尊严和自由,就会产生冲突,甚至出现新的选择。


  我女儿5个多月时,周围堆着各种玩具,但她爱玩的只有一样——空药瓶子。带她的阿姨总是从她的小手里抢过瓶子:“这个不好玩,你还是玩电动娃娃吧!”可女儿还是把电动娃娃推到一边,顽强地抓住药瓶子,痴迷地拧瓶盖。后来,我咨询儿童心理学专家,他说5-6个月的孩子开始学习手指精细化动作,拧瓶盖对小肌肉的发育有大益处,比玩电动娃娃好多了。所以,尊重孩子选择的自由,不要用成人的标准剥夺它。


  从倾听开始,跨过沟通藩篱


  有时候看孩子确实会上火,又舍不得打孩子,父母们气得直拍桌子,真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其实智慧的家长要学会不发脾气,学会与孩子好好沟通,心疼孩子就别总把他放在自己的对立面。


  孩子为什么会拒绝交流呢?因为他心里带着满满的怨气。“你说的都是我不想听的,你根本就不了解我的想法,你总用你们那一套东西教育我,我怎么说都是错,都要挨批评,所以我拒绝听,也懒得跟你说……”这其实是很多孩子的想法。


  沟通,跨不过去的是沟,跨过去了就是通。沟通的开始,不是我们去说,而是我们真正愿意听。所以家长们要学会从倾听开始,可以先和孩子随便聊聊,比如问问孩子最近听什么歌,家长可以跟他说我也想听,并了解孩子为什么爱听。


  我和孩子出去时,她常把有线耳机塞在自己耳朵里一个、塞在我耳朵里一个,耳机线晃荡着,我们手挽着手一起听。说实话,她听的那些歌我也不是太喜欢,但我觉得她愿意给我这个面子,愿意给我耳机让我听,这就是沟通,所以我也要表现出自己的接纳和尊重。


  父母要对孩子的世界表现出一定的兴趣,甚至是一定的妥协,我们也年轻过,都有自己的反叛,又有什么关系呢?要相信孩子会长大,只要价值观是正确的,心态是坦率的,彼此愿意沟通,就可以了。


  跟孩子的沟通,就是把话语权还给孩子。如果孩子的叛逆心来了,你能够包容他,不是用拳头怼上去,而是用掌心包住他。掌心的包裹,既能将攻击性卸掉,又能阻挡他向前横冲直撞。重要的是孩子不受伤害,拳头对上掌心,永远能够包容他,暖暖地沟通。


  我是跟着姥姥长大的,老人很愿意给我讲故事,也愿意听我讲,所以我一直觉得在家里非常有安全感、非常有爱。我跟孩子相处的时候,也希望能把这些传递下去,让她觉得家就是特别安全的地方。


  有限选择,双赢的协商方式


  简·尼尔森有本书叫《正面管教》,里面提到了一种跟孩子沟通的方式——有限的选择。就是既不能让孩子放纵地无限选择,也不能大包大揽规范了他的一切。“大人们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向孩子提要求,而不是给孩子提供选择。当孩子们不回应要求时,常常会回应选择,尤其是当你给出选择后加上一句‘你来决定’的时候。”


  我从孩子特别小的时候就用了这个办法,她上小学一年级,学校里有好多可以报的课外班,她跟我说:“妈妈我们5天都可以报课外班,我要报5天!”这时我就与她商量:“一周就5天上学,你是不是可以留一天,如果咱们家有什么外出活动呢,可以带你出去吃饭、看电影呀,能不能一周上4天兴趣班不上5天呢?”孩子欣然同意了。


  同时我也提出了自己的要求。“妈妈希望4个课外班里有两动两静,还要确保自己都能坚持下来。至于具体是什么我不加限制。”这样既尊重了孩子的兴趣爱好,也实现了我对她的引导和期待。


  现在的人越来越像流水线上的标准产品,越来越失去了属于每个人的烙印。“烙印”的英文是“brand”,它还有一个意思就是“品牌”。企业得有品牌,人也要有品牌。人们喜欢谷爱凌、苏翊鸣,也是欣赏他们身上独特、鲜活的生命力。融入社会,我们又希望孩子用怎样的个人印记去对抗过于规范化的“流水线”呢?


  家庭,对一个人的人格养成极为重要,家庭里充满了牵挂,孩子就被留下牵挂的习惯;家庭里充满了诗意,孩子就被打上诗意的痕迹。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