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浏览:447次 时间:2021-09-14
zhao.city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原标题:一位“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本报记者胡佳丽、林凡诗
右手肌肉萎缩,就练习左手写字。走路不协调,就积攒力气一次次练习,逐步越过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被诊断为“脑瘫”后,郑宇宸用自己的努力贴上了“励志”的标签。他以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的成绩,成就“折翼少年”逆风飞翔的绚烂。
开学季,年底将满20岁的他,和同龄人一起迈入大学校园,用十多年在学海里重塑的“躯体”,一步步走向人生新旅程。新起点,是厦门大学敞开的一扇门。
在爱的半径里“逆风”成长
儿子出生前,每年履行与妻子的旅游约定,郑卫的“活动半径”在不断延长。儿子出生后,郑卫的世界缩小成了以儿子为中心的“小圆圈”。
2001年11月,儿子郑宇宸在福建降生。沉浸在喜悦中的家人们,没有察觉厄运来临。直到7个月大,这个容易哭闹和受到惊吓的婴儿,被郑卫抱去医院检查,才得到脑瘫的诊断,原因在于出生时遭遇难产。
“我抱着孩子,蹲在医院门口大哭。”那时郑卫在广西河池市投资砖厂,事业刚刚迎来上升期。
“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妈妈当时在福建当小学老师,我爸带着我来河池做生意。就这样,我爸把我拉扯到了三四岁。”郑宇宸回忆道。
频繁外出给儿子做康复治疗,砖厂生意渐渐力不从心,最后亏本关停。为专心照顾孩子,任教14年的妈妈刘平辞掉了教师工作。夫妇约定的每年旅游,变成带着孩子奔赴各地求医。
尽管身体存在缺陷,郑宇宸仍是刘平心中的珍宝。“你最珍贵”,这4个字出现在郑宇宸小时候与她一起做的手工画作上,多年来一直摆放在家中显眼位置。
“我生来残疾,多少有点自卑。到了入学年龄,我不想上学,害怕别人的嘲笑。”郑宇宸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答应他,一整天都在学校里陪伴,他才勉强同意去上学。
上课时祈祷着不要被点名回答问题,下课时死死抓紧爸爸的衣袖,躲在他身后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
开学后两三个星期,郑卫常常蹲在教室外的花圃旁。下课铃响,扶墙走出教室的郑宇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被哭声吸引而来的老师和同学,纷纷问我出了什么事。所有人都安慰我,说只要一放学爸爸就会来接我,还搀扶我回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以外的人带给我的温暖。”
“我开始尝试着融入集体,试着和他人交流,不知不觉中,我忘了父亲离开时的悲伤。到了放学时间,爸爸如期而至。我并没有质问爸爸为什么突然离开,多少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老鹰会把长齐羽毛的小鹰驱逐出巢,只有离开巢穴的小鹰才能翱翔天际。从那天开始,又有一只雏鹰扑腾起翅膀,又有一个孩子收获了成长。”郑宇宸的心绪随着回忆起伏。
每到新学校,如何上厕所都会成为郑宇宸的难题。初中开学没多久,发觉自己拉肚子,他向班主任借了电话。放下电话没几分钟,爸爸就出现在教室门口。
“爸爸的到来,有一种英雄突然‘闪现’的感觉。”郑宇宸描述着当时的情景。从那时起,爸爸在同学间有了“闪电侠”的外号。
彼时,郑卫已转让乡下的砖厂,一家人搬到孩子初中附近。他骑着一辆电动车,每日围着学校转。“那天我心里有感应会出点什么事,儿子打电话来时,我刚好在校门口。”
后来,郑卫“闪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仓库管理员。在新班级,郑宇宸收获了关怀和友谊,上厕所不方便时同学就一左一右扶着他去,甚至有同学默默在后跟随。
与人交谈时,郑宇宸是内敛腼腆的,他说自己并不擅长表达情感。一篇《父爱无价》的作文,藏着他平静下的澎湃:
“我爸为我付出了多少,我不知道;我爸带给了我多少,我不知道;我爸改变了多少,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我爱我的爸爸,这份爱就像他给我的爱一样,是无价的。”
于学海中重塑“躯体”
郑宇宸的双脚因脑瘫引起“尖足”,脚后跟不能着地,一度只能踮着脚尖走路,“我一旦走路就无法自己‘刹车’,碰到墙扶一下,卸力后才能停下来。”
他的双腿只能分开一个拳头大小,练习走路时两脚容易“打架”。要改善走路状态,双腿至少要分开到60度,需要用强力撑开。
从“手刹”转变为“脚刹”,郑宇宸要经受“撕心裂肺”的康复治疗。刚开始,年幼的他疼得大声哭喊,郑卫看着孩子满头汗水与泪水交织,心如刀割,嘴上却不断鼓励“再坚持一会儿”。
这只是众多康复训练的一环。拉伸、下蹲、站起、走路、爬楼梯……这些非常简单的动作,郑宇宸要忍着疼重复无数遍。时间久了,他不再哭闹,疼痛化成脑门上一颗颗汗珠。
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直接干预,等待郑宇宸的将是瘫痪在床的余生。随着训练,他的身体状况渐渐改善,7岁那年,他迈进小学课堂。
枯燥的康复训练中,郑卫曾尝试教儿子乘除法,意外发现儿子的计算结果快且准;教儿子认字,也总能很快学会。他想,或许儿子在学海中能寻觅一条更好的出路。
学习道路上,郑宇宸收获了“奔跑”的畅快淋漓。他以六科A+的中考成绩,进入河池高中。
右手肌肉萎缩,郑宇宸就用左手写字,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刻苦练出了一手工整的字。由于字写得慢,他抓紧一切能用的时间,最后总能按时交作业。郑宇宸说,他要做龟兔赛跑里的那只乌龟。
每日6时许起床,深夜12时入睡,是郑宇宸的作息表。“没有上过补习班,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他坦言,取得好成绩其实并没有“密钥”,不过是勤奋与专注的结果,毕竟学习没有捷径。
“上课眼睛从没离开过老师,上半身也挺得笔直。”班主任牙政泽说,在课上从未见过郑宇宸打瞌睡。
专注与自信,是郑宇宸留给隔壁班同学陆冠华的印象,“课间他一瘸一拐地穿越人群,我从他的眼神里没有读到一点自卑与恐慌,在众人的目光中,他只专注走自己的路。”
“而我每次经过郑宇宸的教室,总能看到他埋头书堆的背影。我来时,他在那里。我走时,他还在那里。”陆冠华钦佩这位素不相识的校友。
“郑宇宸一直在坚持往前走,没有停止过追逐的脚步,他相信学习能够改变他的命运。”牙政泽说,很多同学“从他身上看到了光,激励和突破自己”。
“在他身上是可以汲取到力量的。”同班同学吕雨睿说,探讨解题时,他发现郑宇宸不仅善于拓展,还会探究规律,抽丝剥茧找到最本质的东西,由此举一反三。“这时我就会反思,自己学习到底是不是那么认真。”
从学海重塑了崭新的“骨骼”,郑宇宸浇筑了更为丰满的“血肉”。
朝夕相处中,吕雨睿看到的是郑宇宸为他人着想的点滴。体育课时,一个人留在教室自习的郑宇宸会主动关掉教室的空调。吕雨睿问他为什么,他答道:“大家都不在教室里,我一个人吹一台风扇就够了。”
走得比别人慢,就多一些努力
6月7日,郑宇宸带着一点紧张和更多从容,去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他还用上了新轮椅。
对历经苦难的少年来说,这更像是在履行与自己的一个约定,“奔赴高考的日子终究要画上句号”。郑宇宸和爸爸在考场外留下一张合照,定格在“高考倒计时0天”。
高考前,郑宇宸面临读书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低谷。高三的学习重压下,他有些喘不过气。因为写字时间一长,他的左手就开始抽搐。过去每逢考试,他没有交过一份答满的试卷——在相同时间内,他写字速度更慢,注定无法答完所有题目。
“每次考完,我都特别遗憾,后面还有很多题没答完。”郑宇宸以理综来举例,写到3个科目的最后一科时,最多能答到一半。
牙政泽不免为此担忧,但他很快看到了“满血复活”的郑宇宸。即使无法在规定时间答完所有题目,他却能保证所答题目的准确率。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鉴定,郑宇宸得到了在高考中延长考试时间的许可。
查询高考成绩那日,一家人陪他守候在电脑旁。“631”,屏幕跳出这个数字,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郑宇宸第一反应是核对名字,“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才是一阵狂喜”。
多日后,去学校拿录取通知书的路上,郑宇宸已归于平静。拆开包装,露出一张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他如愿被厦门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
他的愿望是“到大学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初中毕业后,他曾自学C语言。“后来我让他暂时放下了,如果真的喜欢,那就努力考上大学,让专业的老师来教。”郑卫的鼓励,坚定了儿子的选择。
除了想攻读研究生,郑宇宸还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他说:“世上没有哪条路会一路平坦,多少有些坑坑洼洼。我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不久前,郑宇宸踏上前往福建的路程。与他随行的,是辞掉工作的父亲,和一车满满当当的行囊。一如父亲多年来的承诺,“只管放心去,你去哪里爸爸就去哪里”。
郑卫打算先陪着儿子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再谋份相距不远的新工作。
而郑宇宸心里明白,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自立是他唯一的选择。“我从小到大都需要父母帮助,但我不能一直依赖他们。”
“实现自立之后,我要思考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奋斗没有止境,到大学更不能放松。”郑宇宸说。
厦门大学官方微博为他送上了祝福:“在凤凰花开的9月,在厦大,开启你的新征程,少年加油!”
“长风破浪会有时”,是郑宇宸最喜欢的一句话。他已准备好在前路披荆斩棘,“走得比别人慢,就多付出一些努力,同样也能到达目的地”。
原标题:一位“折翼少年”的生命跋涉
本报记者胡佳丽、林凡诗
右手肌肉萎缩,就练习左手写字。走路不协调,就积攒力气一次次练习,逐步越过人生中的一道道坎。
被诊断为“脑瘫”后,郑宇宸用自己的努力贴上了“励志”的标签。他以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的成绩,成就“折翼少年”逆风飞翔的绚烂。
开学季,年底将满20岁的他,和同龄人一起迈入大学校园,用十多年在学海里重塑的“躯体”,一步步走向人生新旅程。新起点,是厦门大学敞开的一扇门。
在爱的半径里“逆风”成长
儿子出生前,每年履行与妻子的旅游约定,郑卫的“活动半径”在不断延长。儿子出生后,郑卫的世界缩小成了以儿子为中心的“小圆圈”。
2001年11月,儿子郑宇宸在福建降生。沉浸在喜悦中的家人们,没有察觉厄运来临。直到7个月大,这个容易哭闹和受到惊吓的婴儿,被郑卫抱去医院检查,才得到脑瘫的诊断,原因在于出生时遭遇难产。
“我抱着孩子,蹲在医院门口大哭。”那时郑卫在广西河池市投资砖厂,事业刚刚迎来上升期。
“从我记事开始,爸爸就一直陪伴在我身边。妈妈当时在福建当小学老师,我爸带着我来河池做生意。就这样,我爸把我拉扯到了三四岁。”郑宇宸回忆道。
频繁外出给儿子做康复治疗,砖厂生意渐渐力不从心,最后亏本关停。为专心照顾孩子,任教14年的妈妈刘平辞掉了教师工作。夫妇约定的每年旅游,变成带着孩子奔赴各地求医。
尽管身体存在缺陷,郑宇宸仍是刘平心中的珍宝。“你最珍贵”,这4个字出现在郑宇宸小时候与她一起做的手工画作上,多年来一直摆放在家中显眼位置。
“我生来残疾,多少有点自卑。到了入学年龄,我不想上学,害怕别人的嘲笑。”郑宇宸在一篇作文中写道。爸爸答应他,一整天都在学校里陪伴,他才勉强同意去上学。
上课时祈祷着不要被点名回答问题,下课时死死抓紧爸爸的衣袖,躲在他身后看着同学们嬉笑打闹。
开学后两三个星期,郑卫常常蹲在教室外的花圃旁。下课铃响,扶墙走出教室的郑宇宸看不到爸爸的身影,“哇”的一声哭了出来。
“被哭声吸引而来的老师和同学,纷纷问我出了什么事。所有人都安慰我,说只要一放学爸爸就会来接我,还搀扶我回教室。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以外的人带给我的温暖。”
“我开始尝试着融入集体,试着和他人交流,不知不觉中,我忘了父亲离开时的悲伤。到了放学时间,爸爸如期而至。我并没有质问爸爸为什么突然离开,多少也明白了爸爸的用意。”
“老鹰会把长齐羽毛的小鹰驱逐出巢,只有离开巢穴的小鹰才能翱翔天际。从那天开始,又有一只雏鹰扑腾起翅膀,又有一个孩子收获了成长。”郑宇宸的心绪随着回忆起伏。
每到新学校,如何上厕所都会成为郑宇宸的难题。初中开学没多久,发觉自己拉肚子,他向班主任借了电话。放下电话没几分钟,爸爸就出现在教室门口。
“爸爸的到来,有一种英雄突然‘闪现’的感觉。”郑宇宸描述着当时的情景。从那时起,爸爸在同学间有了“闪电侠”的外号。
彼时,郑卫已转让乡下的砖厂,一家人搬到孩子初中附近。他骑着一辆电动车,每日围着学校转。“那天我心里有感应会出点什么事,儿子打电话来时,我刚好在校门口。”
后来,郑卫“闪现”的次数越来越少,他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做起了仓库管理员。在新班级,郑宇宸收获了关怀和友谊,上厕所不方便时同学就一左一右扶着他去,甚至有同学默默在后跟随。
与人交谈时,郑宇宸是内敛腼腆的,他说自己并不擅长表达情感。一篇《父爱无价》的作文,藏着他平静下的澎湃:
“我爸为我付出了多少,我不知道;我爸带给了我多少,我不知道;我爸改变了多少,我不知道。我知道的只有,我爱我的爸爸,这份爱就像他给我的爱一样,是无价的。”
于学海中重塑“躯体”
郑宇宸的双脚因脑瘫引起“尖足”,脚后跟不能着地,一度只能踮着脚尖走路,“我一旦走路就无法自己‘刹车’,碰到墙扶一下,卸力后才能停下来。”
他的双腿只能分开一个拳头大小,练习走路时两脚容易“打架”。要改善走路状态,双腿至少要分开到60度,需要用强力撑开。
从“手刹”转变为“脚刹”,郑宇宸要经受“撕心裂肺”的康复治疗。刚开始,年幼的他疼得大声哭喊,郑卫看着孩子满头汗水与泪水交织,心如刀割,嘴上却不断鼓励“再坚持一会儿”。
这只是众多康复训练的一环。拉伸、下蹲、站起、走路、爬楼梯……这些非常简单的动作,郑宇宸要忍着疼重复无数遍。时间久了,他不再哭闹,疼痛化成脑门上一颗颗汗珠。
如果没有康复训练的直接干预,等待郑宇宸的将是瘫痪在床的余生。随着训练,他的身体状况渐渐改善,7岁那年,他迈进小学课堂。
枯燥的康复训练中,郑卫曾尝试教儿子乘除法,意外发现儿子的计算结果快且准;教儿子认字,也总能很快学会。他想,或许儿子在学海中能寻觅一条更好的出路。
学习道路上,郑宇宸收获了“奔跑”的畅快淋漓。他以六科A+的中考成绩,进入河池高中。
右手肌肉萎缩,郑宇宸就用左手写字,以超出常人数倍的刻苦练出了一手工整的字。由于字写得慢,他抓紧一切能用的时间,最后总能按时交作业。郑宇宸说,他要做龟兔赛跑里的那只乌龟。
每日6时许起床,深夜12时入睡,是郑宇宸的作息表。“没有上过补习班,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上课认真听讲,积极思考。”他坦言,取得好成绩其实并没有“密钥”,不过是勤奋与专注的结果,毕竟学习没有捷径。
“上课眼睛从没离开过老师,上半身也挺得笔直。”班主任牙政泽说,在课上从未见过郑宇宸打瞌睡。
专注与自信,是郑宇宸留给隔壁班同学陆冠华的印象,“课间他一瘸一拐地穿越人群,我从他的眼神里没有读到一点自卑与恐慌,在众人的目光中,他只专注走自己的路。”
“而我每次经过郑宇宸的教室,总能看到他埋头书堆的背影。我来时,他在那里。我走时,他还在那里。”陆冠华钦佩这位素不相识的校友。
“郑宇宸一直在坚持往前走,没有停止过追逐的脚步,他相信学习能够改变他的命运。”牙政泽说,很多同学“从他身上看到了光,激励和突破自己”。
“在他身上是可以汲取到力量的。”同班同学吕雨睿说,探讨解题时,他发现郑宇宸不仅善于拓展,还会探究规律,抽丝剥茧找到最本质的东西,由此举一反三。“这时我就会反思,自己学习到底是不是那么认真。”
从学海重塑了崭新的“骨骼”,郑宇宸浇筑了更为丰满的“血肉”。
朝夕相处中,吕雨睿看到的是郑宇宸为他人着想的点滴。体育课时,一个人留在教室自习的郑宇宸会主动关掉教室的空调。吕雨睿问他为什么,他答道:“大家都不在教室里,我一个人吹一台风扇就够了。”
走得比别人慢,就多一些努力
6月7日,郑宇宸带着一点紧张和更多从容,去迎接人生中最重要的一场考试。在前往考场的路上,他还用上了新轮椅。
对历经苦难的少年来说,这更像是在履行与自己的一个约定,“奔赴高考的日子终究要画上句号”。郑宇宸和爸爸在考场外留下一张合照,定格在“高考倒计时0天”。
高考前,郑宇宸面临读书十多年来的第一次低谷。高三的学习重压下,他有些喘不过气。因为写字时间一长,他的左手就开始抽搐。过去每逢考试,他没有交过一份答满的试卷——在相同时间内,他写字速度更慢,注定无法答完所有题目。
“每次考完,我都特别遗憾,后面还有很多题没答完。”郑宇宸以理综来举例,写到3个科目的最后一科时,最多能答到一半。
牙政泽不免为此担忧,但他很快看到了“满血复活”的郑宇宸。即使无法在规定时间答完所有题目,他却能保证所答题目的准确率。经过相关部门的严格鉴定,郑宇宸得到了在高考中延长考试时间的许可。
查询高考成绩那日,一家人陪他守候在电脑旁。“631”,屏幕跳出这个数字,超出2021年广西理科一本线144分。郑宇宸第一反应是核对名字,“先是不敢相信,然后才是一阵狂喜”。
多日后,去学校拿录取通知书的路上,郑宇宸已归于平静。拆开包装,露出一张红彤彤的录取通知书,他如愿被厦门大学计算机类专业录取。
他的愿望是“到大学学点自己喜欢的东西”。初中毕业后,他曾自学C语言。“后来我让他暂时放下了,如果真的喜欢,那就努力考上大学,让专业的老师来教。”郑卫的鼓励,坚定了儿子的选择。
除了想攻读研究生,郑宇宸还没有具体的人生规划。他说:“世上没有哪条路会一路平坦,多少有些坑坑洼洼。我会脚踏实地走好每一步。”
不久前,郑宇宸踏上前往福建的路程。与他随行的,是辞掉工作的父亲,和一车满满当当的行囊。一如父亲多年来的承诺,“只管放心去,你去哪里爸爸就去哪里”。
郑卫打算先陪着儿子适应大学校园生活,再谋份相距不远的新工作。
而郑宇宸心里明白,父母总有一天会老去,自立是他唯一的选择。“我从小到大都需要父母帮助,但我不能一直依赖他们。”
“实现自立之后,我要思考能为社会做点什么。奋斗没有止境,到大学更不能放松。”郑宇宸说。
厦门大学官方微博为他送上了祝福:“在凤凰花开的9月,在厦大,开启你的新征程,少年加油!”
“长风破浪会有时”,是郑宇宸最喜欢的一句话。他已准备好在前路披荆斩棘,“走得比别人慢,就多付出一些努力,同样也能到达目的地”。
- 上一篇: 掉入“暑培”陷阱的大学生维权难上加难
- 下一篇: 95后广东护士捐造血干细胞挽救7龄童生命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