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膜”弯道超车记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80次 时间:2023-04-27
zhao.city
来源:光明日报
原标题:“离子膜”弯道超车记
离子膜有什么用?
膜材料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比如蔬菜大棚的薄膜,汽车玻璃上的防爆膜,手机面板上的保护膜等。膜材料也是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这种用途的膜材料,被称为离子膜。离子膜,就是含功能基团的、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
传统的离子膜材料,用于传导离子的通道不够“坚固”,长时间使用后,结构会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性能下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徐铜文教授、杨正金教授团队与合作者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膜——微孔框架聚合物离子膜,解决了离子膜材料“传导性-选择性”相互制约的难题,4月26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据介绍,此类离子膜有望实现国产聚合物离子膜的“弯道超车”,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小薄膜”发挥“大作用”
作为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或装备的关键部件,离子膜既要阻隔正负极间活性物质、防止短路,又要保证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高效通过、减少损耗,但传统离子膜普遍存在“传导性-选择性”相互制约、不可兼得的难题。
“就像用筛子筛沙,最好的筛子可以阻隔粗沙(选择性)、筛选细沙并使其快速通过(传导性)。”该成果第一作者、徐铜文团队博士后左培培介绍,离子膜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在膜内构筑仅允许“细沙”快速通过的高效通道。
据了解,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具有贯通亚纳米离子通道的微孔框架离子膜材料,解决了传统离子膜材料中离子通道老化和吸水溶胀问题。此外,团队在通道壁面进行了化学修饰,使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接近在水中的状态,实现近乎“零摩擦”传导,从而打破了传导性和选择性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该成果涉及的微孔框架离子膜的设计理念,还可拓宽至其他功能化框架聚合物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性能膜材料的定向设计。”徐铜文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项研究拥有较强的成果转化潜力——基于该核心成果,课题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组”研发团队聚焦新兴大型储能技术,与光伏发电强强联合,有望解决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项目孵化的特种离子膜产品也将推向市场。
从“奋力追赶”到“弯道超车”
1949年美国人发明了离子膜,并于1950年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商业用途的离子膜。我国的离子膜研究起步于1958年,作为我国功能膜研究的最早领域,其初衷是为了支持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到20世纪末,我国的离子膜研究还一直局限于从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异相离子膜,其电阻大、选择性差,只能用于初级水处理。
意识到与国外的差距后,徐铜文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离子膜的世界”。
“我是在何先生启发下,开始的‘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离子交换膜’技术攻关。”徐铜文告诉记者,1995年,他跟随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当时,由于技术限制,离子交换树脂存在资源浪费和需频繁再生的缺陷,这也成为何老师的‘心病’。”
1997年,徐铜文入职中国科大,一切从零起步,开展异相膜过渡到均相膜的研究。
“为了实现均相离子膜连续制备,我曾慕名前往浙江镇海一家涂布机厂,请教涂布成膜技术,厂长被我的真诚所打动,赠送给我600多张技术图纸。”回忆起技术的原始积累,徐铜文感慨不已,“我们回来后就和同事仔细研究,发现图纸存在很多不完整的地方,于是找到一家个体机械厂的老师傅请教,最终将图纸补充到900多张,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研制了第一台均相离子膜的连续浸胶机。”
功夫不负苦心人,徐铜文团队的努力,不仅为之后“离子膜材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将离子膜研究从过去的“奋力追赶”转变为“弯道超车”,并有望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
多年来,团队获得诸多学术认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而在学生眼中,徐铜文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科研眼光的老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并进行科研布局。
2014年,杨正金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慕名来到中国科大,跟随徐铜文从事博士后研究。
“为拓展课题组研究方向,徐老师建议我去国外继续学习”,杨正金说,“我当时选择了‘多孔材料研究’世界领先的爱丁堡大学,徐老师则建议我去哈佛大学学习有机液流电池技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完善科研体系。”
学成后的杨正金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有机液流电池技术带回了中国,如今他已成长为徐铜文团队核心成员。
2020年开始,杨正金小组集中精力进行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专用离子膜的科研攻关。“徐老师带着我们,将论文前前后后修改了40余遍,反复推敲原理的创新性。”
为了做出传导性强、选择性好的离子膜材料,团队历时3年潜心研究,花了近2年时间进行论文撰写、修改以及数据补充。
目前,徐铜文的研究团队有7位年轻骨干、9位博士后、60余名研究生。为了让团队成员都能发挥所长,徐铜文根据各自特点,将团队分成7个研究小组,分别攻克离子膜材料制备、孔道调控、表征、膜过程和模拟等不同方向。
“眼下,我们正着手将科研成果逐个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并进一步围绕‘双碳’目标,着力为中国膜材料研究注入更多‘中国芯’。”这是徐铜文的目标,也是国产离子膜的下一步方向。
(本报记者 崔兴毅 常河)
原标题:“离子膜”弯道超车记
离子膜有什么用?
膜材料为我们生产生活提供了安全和便利,比如蔬菜大棚的薄膜,汽车玻璃上的防爆膜,手机面板上的保护膜等。膜材料也是燃料电池和液流电池的关键部件,这种用途的膜材料,被称为离子膜。离子膜,就是含功能基团的、对溶液里的离子具有选择透过能力的高分子膜。
传统的离子膜材料,用于传导离子的通道不够“坚固”,长时间使用后,结构会发生老化,从而导致性能下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徐铜文教授、杨正金教授团队与合作者设计了一类新型离子膜——微孔框架聚合物离子膜,解决了离子膜材料“传导性-选择性”相互制约的难题,4月26日,该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
据介绍,此类离子膜有望实现国产聚合物离子膜的“弯道超车”,为实现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小薄膜”发挥“大作用”
作为液流电池、燃料电池等电化学器件或装备的关键部件,离子膜既要阻隔正负极间活性物质、防止短路,又要保证离子在充放电过程中高效通过、减少损耗,但传统离子膜普遍存在“传导性-选择性”相互制约、不可兼得的难题。
“就像用筛子筛沙,最好的筛子可以阻隔粗沙(选择性)、筛选细沙并使其快速通过(传导性)。”该成果第一作者、徐铜文团队博士后左培培介绍,离子膜的研究重点,就是如何在膜内构筑仅允许“细沙”快速通过的高效通道。
据了解,团队创新性地设计了一种具有贯通亚纳米离子通道的微孔框架离子膜材料,解决了传统离子膜材料中离子通道老化和吸水溶胀问题。此外,团队在通道壁面进行了化学修饰,使离子在膜内的扩散系数接近在水中的状态,实现近乎“零摩擦”传导,从而打破了传导性和选择性间的相互制约关系。
“该成果涉及的微孔框架离子膜的设计理念,还可拓宽至其他功能化框架聚合物膜,并以此为基础进行高性能膜材料的定向设计。”徐铜文说。
值得一提的是,此项研究拥有较强的成果转化潜力——基于该核心成果,课题组“水系有机液流电池组”研发团队聚焦新兴大型储能技术,与光伏发电强强联合,有望解决太阳能、风能发电的间歇性问题,项目孵化的特种离子膜产品也将推向市场。
从“奋力追赶”到“弯道超车”
1949年美国人发明了离子膜,并于1950年成功研制了第一张具有商业用途的离子膜。我国的离子膜研究起步于1958年,作为我国功能膜研究的最早领域,其初衷是为了支持原子能事业的发展。
到20世纪末,我国的离子膜研究还一直局限于从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的异相离子膜,其电阻大、选择性差,只能用于初级水处理。
意识到与国外的差距后,徐铜文义无反顾地扎进了“离子膜的世界”。
“我是在何先生启发下,开始的‘离子交换树脂制备离子交换膜’技术攻关。”徐铜文告诉记者,1995年,他跟随著名高分子化学家何炳林院士从事博士后研究。“当时,由于技术限制,离子交换树脂存在资源浪费和需频繁再生的缺陷,这也成为何老师的‘心病’。”
1997年,徐铜文入职中国科大,一切从零起步,开展异相膜过渡到均相膜的研究。
“为了实现均相离子膜连续制备,我曾慕名前往浙江镇海一家涂布机厂,请教涂布成膜技术,厂长被我的真诚所打动,赠送给我600多张技术图纸。”回忆起技术的原始积累,徐铜文感慨不已,“我们回来后就和同事仔细研究,发现图纸存在很多不完整的地方,于是找到一家个体机械厂的老师傅请教,最终将图纸补充到900多张,花了整整10个月的时间,研制了第一台均相离子膜的连续浸胶机。”
功夫不负苦心人,徐铜文团队的努力,不仅为之后“离子膜材料”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也将离子膜研究从过去的“奋力追赶”转变为“弯道超车”,并有望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
多年来,团队获得诸多学术认可: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中国石油化工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侯德榜化工科技创新奖……而在学生眼中,徐铜文是一个具有前瞻性科研眼光的老师,能根据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并进行科研布局。
2014年,杨正金从清华大学博士毕业后,慕名来到中国科大,跟随徐铜文从事博士后研究。
“为拓展课题组研究方向,徐老师建议我去国外继续学习”,杨正金说,“我当时选择了‘多孔材料研究’世界领先的爱丁堡大学,徐老师则建议我去哈佛大学学习有机液流电池技术,让我能够更全面地完善科研体系。”
学成后的杨正金将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有机液流电池技术带回了中国,如今他已成长为徐铜文团队核心成员。
2020年开始,杨正金小组集中精力进行水系有机液流电池专用离子膜的科研攻关。“徐老师带着我们,将论文前前后后修改了40余遍,反复推敲原理的创新性。”
为了做出传导性强、选择性好的离子膜材料,团队历时3年潜心研究,花了近2年时间进行论文撰写、修改以及数据补充。
目前,徐铜文的研究团队有7位年轻骨干、9位博士后、60余名研究生。为了让团队成员都能发挥所长,徐铜文根据各自特点,将团队分成7个研究小组,分别攻克离子膜材料制备、孔道调控、表征、膜过程和模拟等不同方向。
“眼下,我们正着手将科研成果逐个从‘实验室’推向‘生产线’,并进一步围绕‘双碳’目标,着力为中国膜材料研究注入更多‘中国芯’。”这是徐铜文的目标,也是国产离子膜的下一步方向。
(本报记者 崔兴毅 常河)
- 上一篇: 我在“打灰”挺好的:朋辈分享力破专业偏见
- 下一篇: 丫丫回家后吃饭吃得好香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