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
来源:新华社 浏览:79次 时间:2023-04-24
zhao.city
来源标题:“课外书”有讲究:义务教育阶段如何“读好书”?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近几年特别是“双减”后,中小学开展各类阅读活动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加丰富。但随着“触网低龄化”,部分老师、家长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些担心。
学校读书活动日益丰富
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义务教育学校要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为学生阅读创造空间,并在学校课后服务中开设阅读活动项目。
阅读正走进一些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小学校,走廊、大厅等空闲的角落设置了读书区,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添置图书橱,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专门开设了阅读课程,形成从‘单篇’到‘整本’,再到‘一类’的课程体系。”松花江小学校校长马永新说,各班级利用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设立了“悦读悦美”分享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种阅读活动之中,包括“我为书代言”“我从书中走来”“与作家连线”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逐渐完善。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对中小学图书馆面积、开放时间等做出明确规定,并提出中小学校应创新各类资源使用方式,培育具有时代感和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品牌。
记者在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看到,学校的图书馆内有区图书馆借阅终端机,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共享区图书馆的资源。作为一所有着红色历史的红军小学,学校以“红色教育”为特色,在图书馆专门开辟了“红色阅读”专区。
各类读书活动不断涌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已连续多年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今年主题为“徜徉书林、品读唐诗”,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知。“‘双减’以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持续上升,并且随着阅读活动的丰富,学生阅读的兴趣面也在拓展,阅读的图书品类更加均衡。”该校语文教师武晓菲说。
“课外书”有讲究
尽管学校读书活动日益丰富,但在采访中,记者也感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担心。
“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补充剂’,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阅读成为重要渠道,‘补充剂’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课外读物本身就存在编写良莠不齐的问题,现在有了网络阅读,这个问题更突出了。”武晓菲说,现在网络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小短文或“一分钟读完一本书”之类的内容,如果习惯了这种快餐式阅读,可能会消解孩子们沉浸式阅读、深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力。
北京一名小学五年级老师告诉记者,班里有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读的竟是网络上的“霸道总裁救赎文”。“当时我给的评语是,建议多读一些名著类文章。现在孩子接触网络的几率增加,会接触到一些言情小说网站,在班里会有三五个孩子组成的‘小团体’喜欢看。与此同时,学生在文学名著上的阅读量参差不齐,前段时间一次关于四大名著的小测中,有不少学生只知道课内讲过的内容,一旦涉及课外知识就答不上来了。”这名老师说。
一些老师、家长担心孩子在三观还未定型时,就受到网络小说中一些不良内容冲击。上海一名初二学生家长张女士说,有些作者为了吸引青少年眼球,不仅写校园恋情,还有校园恶作剧、校园欺凌等内容。“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我很担心这些内容会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想要去模仿。”
一些小学生成为“耽美”小说等的阅读群体。北京一名五年级老师告诉记者,班里有孩子在微信朋友圈讨论有关“耽美”小说的内容。记者在各类社交平台搜索发现,目前关于“小学生看‘耽美’”在网络上已有诸多讨论,其中涉及对部分“耽美”小说中存在的色情描写、传递不正确三观的担忧。
“如今的网络文学往往融合了悬疑、科幻和情感等元素,学生难免会在网络上接触到或被这类书籍所吸引,做好课外读物选择、引导有讲究。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接触三观正、有温度、文笔出色、内容轻松有趣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用批判的思维和意识进行阅读,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使孩子自身具备抵御外界风险诱惑的能力和品质。”马永新说。
家校协同助力孩子“读好书”
上海市教育学会联合高校及第三方科技团队2021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课外阅读方面,12%的上海中小学生几乎天天阅读,6%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超过一小时。
参与此项调查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团队研究发现,时下在网络阅读和短视频平台、自媒体上的不良读物和内容对青少年有较大吸引力。建议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学校图书管理员等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协助青少年阅读,专业的社会力量也可在其中发挥作用,参与课件制作等一系列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晓云认为,网络阅读的鲜明特征是浅阅读、碎片阅读,但处在心智成长期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初中生,阅读还是要以纸质书为主,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更涉及读、写、算等基本学力的养成,学校和家庭应该更多鼓励纸质阅读、深阅读。建议通过完善图书审核与出版,以及优质图书进校园、进书店等一系列机制,让孩子能接触到的书尽量都是好书,隔绝不良内容对孩子的影响。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并和家长共同守护有助于孩子阅读的良好环境。对家长来说,学校推荐的一些名著,很多家长也未必读过,如果能和孩子一起读,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刷短视频上,既能鼓励孩子,对家长自己也是一个提高。”武晓菲建议,相关部门可推出针对亲子阅读的指导性平台和微课程,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
数字阅读时代,电子书、电纸书等已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之一,有声读物让孩子阅读经典的形式变得更多元、更有趣。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建议,学校、家长应该用好这些数字资源,做好书籍内容的甄别,而不是只抛给孩子一个平板电脑。通过与孩子共读、分享读书心得等方式,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形成读整本书的阅读习惯。
4月23日是第28个世界读书日。记者在多地采访发现,近几年特别是“双减”后,中小学开展各类阅读活动的时间更多、形式更加丰富。但随着“触网低龄化”,部分老师、家长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一些担心。
学校读书活动日益丰富
3月27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提出义务教育学校要将读书行动纳入“双减”工作,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为学生阅读创造空间,并在学校课后服务中开设阅读活动项目。
阅读正走进一些中小学的课后服务。在哈尔滨市松花江小学校,走廊、大厅等空闲的角落设置了读书区,各班建立班级图书角、添置图书橱,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
“学校专门开设了阅读课程,形成从‘单篇’到‘整本’,再到‘一类’的课程体系。”松花江小学校校长马永新说,各班级利用周五的课后服务时间设立了“悦读悦美”分享舞台,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多种阅读活动之中,包括“我为书代言”“我从书中走来”“与作家连线”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覆盖各学段的阅读服务体系逐渐完善。2022年广东省教育厅发布《广东省中小学阅读空间建设与管理指南》,对中小学图书馆面积、开放时间等做出明确规定,并提出中小学校应创新各类资源使用方式,培育具有时代感和学校特色的阅读活动品牌。
记者在广州市花都区骏威小学看到,学校的图书馆内有区图书馆借阅终端机,学生在校内就可以共享区图书馆的资源。作为一所有着红色历史的红军小学,学校以“红色教育”为特色,在图书馆专门开辟了“红色阅读”专区。
各类读书活动不断涌现。上海市黄浦区卢湾一中心小学已连续多年开展世界读书日活动,今年主题为“徜徉书林、品读唐诗”,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活动,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感知。“‘双减’以来,学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量持续上升,并且随着阅读活动的丰富,学生阅读的兴趣面也在拓展,阅读的图书品类更加均衡。”该校语文教师武晓菲说。
“课外书”有讲究
尽管学校读书活动日益丰富,但在采访中,记者也感受到一些老师和家长的担心。
“课外阅读应该是课堂之外的‘补充剂’,但随着信息技术发展,网络阅读成为重要渠道,‘补充剂’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课外读物本身就存在编写良莠不齐的问题,现在有了网络阅读,这个问题更突出了。”武晓菲说,现在网络上尤其是短视频平台上,有很多小短文或“一分钟读完一本书”之类的内容,如果习惯了这种快餐式阅读,可能会消解孩子们沉浸式阅读、深阅读的兴趣和专注力。
北京一名小学五年级老师告诉记者,班里有学生在写读后感时,读的竟是网络上的“霸道总裁救赎文”。“当时我给的评语是,建议多读一些名著类文章。现在孩子接触网络的几率增加,会接触到一些言情小说网站,在班里会有三五个孩子组成的‘小团体’喜欢看。与此同时,学生在文学名著上的阅读量参差不齐,前段时间一次关于四大名著的小测中,有不少学生只知道课内讲过的内容,一旦涉及课外知识就答不上来了。”这名老师说。
一些老师、家长担心孩子在三观还未定型时,就受到网络小说中一些不良内容冲击。上海一名初二学生家长张女士说,有些作者为了吸引青少年眼球,不仅写校园恋情,还有校园恶作剧、校园欺凌等内容。“对正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我很担心这些内容会让他们觉得很有意思,甚至想要去模仿。”
一些小学生成为“耽美”小说等的阅读群体。北京一名五年级老师告诉记者,班里有孩子在微信朋友圈讨论有关“耽美”小说的内容。记者在各类社交平台搜索发现,目前关于“小学生看‘耽美’”在网络上已有诸多讨论,其中涉及对部分“耽美”小说中存在的色情描写、传递不正确三观的担忧。
“如今的网络文学往往融合了悬疑、科幻和情感等元素,学生难免会在网络上接触到或被这类书籍所吸引,做好课外读物选择、引导有讲究。学校和家长要引导孩子接触三观正、有温度、文笔出色、内容轻松有趣的书籍,最重要的是要引导孩子学会用批判的思维和意识进行阅读,吸取精华、摒弃糟粕,使孩子自身具备抵御外界风险诱惑的能力和品质。”马永新说。
家校协同助力孩子“读好书”
上海市教育学会联合高校及第三方科技团队2021年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课外阅读方面,12%的上海中小学生几乎天天阅读,6%的学生每天读书时间超过一小时。
参与此项调查的一名负责人表示,团队研究发现,时下在网络阅读和短视频平台、自媒体上的不良读物和内容对青少年有较大吸引力。建议相关部门可进一步加强对教师、学校图书管理员等的培训工作,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指导和协助青少年阅读,专业的社会力量也可在其中发挥作用,参与课件制作等一系列工作。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吴晓云认为,网络阅读的鲜明特征是浅阅读、碎片阅读,但处在心智成长期的学生,特别是小学生、初中生,阅读还是要以纸质书为主,这不完全是习惯问题,更涉及读、写、算等基本学力的养成,学校和家庭应该更多鼓励纸质阅读、深阅读。建议通过完善图书审核与出版,以及优质图书进校园、进书店等一系列机制,让孩子能接触到的书尽量都是好书,隔绝不良内容对孩子的影响。
“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并和家长共同守护有助于孩子阅读的良好环境。对家长来说,学校推荐的一些名著,很多家长也未必读过,如果能和孩子一起读,而不是把大量时间花在刷短视频上,既能鼓励孩子,对家长自己也是一个提高。”武晓菲建议,相关部门可推出针对亲子阅读的指导性平台和微课程,为家长提供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
数字阅读时代,电子书、电纸书等已成为不少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之一,有声读物让孩子阅读经典的形式变得更多元、更有趣。广州市第五中学副校长吴晶晶建议,学校、家长应该用好这些数字资源,做好书籍内容的甄别,而不是只抛给孩子一个平板电脑。通过与孩子共读、分享读书心得等方式,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形成读整本书的阅读习惯。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