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触网”低龄化,如何科学应对
来源:光明日报 浏览:92次 时间:2023-04-13
zhao.city
来源标题:孩子“触网”低龄化,如何科学应对
编者按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龄前儿童(3—6岁)早早接触、使用或拥有了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移动终端,在享受愉悦便利的同时,更面临着视力下降、网络依赖与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现状如何?家长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管理与干预是否到位?对此,光明日报记者联合有关专家,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学龄前儿童家庭展开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020份;此外,又对北京、浙江、重庆等多地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状况及家长隐忧,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1.现状:学龄前儿童“触网”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根稚嫩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娴熟地划过一道道弧线,一则则短视频随之闪现,一双童真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五光十色的画面,而屏幕前的这个孩子,还是个正在上幼儿园的3岁小朋友……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龄前儿童的家庭里。
“我女儿4岁了,每次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2小时。我想要拿下手机,她就大哭大闹拒绝。”北京市民王丽十分苦恼,很希望有什么办法能让女儿放下手机……
平板电脑、手机玩得早、放不下,这成为许多学龄前儿童家庭共同的烦恼。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触网”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调查显示,70.4%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接触并主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这七成已经使用移动终端的学龄前儿童中,最早接触移动终端的时间集中在3周岁,占到34.53%;4周岁开始接触并使用的,占到21.13%。
另外,在“触网”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属设备。其中,拥有率最高的是平板电脑(18.7%),其次是儿童手表(18.25%),再次是手机(14.39%),拥有其他设备的占4.77%。
一位妈妈说起自己5岁儿子结识手机这个“玩伴”的过程:孩子的第一次远距离爬行,是从大床的一个角爬到另一个对角,吸引他的是一部播放着儿歌视频的手机;当他能自己坐在宝宝椅上吃饭了,手机内的短视频就成了老人们喂娃的超级帮手,小胖手滑动屏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从小就对手机非常熟悉,使用起来也是自然而然。
看动画、刷短视频是最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的活动项目较为丰富。在已经“触网”的孩子中,有68.47%会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动画片,位居首位;紧随其后,有41.18%的孩子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刷短视频;再次是拍照、拍视频(25.7%)。此外,上在线课(19.54%)、学习手工制作(18.84%)、打游戏(17.6%)等也是儿童使用移动终端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学龄前儿童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北京一家游乐场,记者看到一个男孩正在用手机刷短视频。20分钟过去了,男孩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年龄时,他说:“孩子5岁多了,正上幼儿园大班,平时一抓到手机就要看,一看就停不下来。”说到这里,家长一脸无奈。
移动终端使用时长总体可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谈及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的问题。从数据来看,在已“触网”的孩子中,各类移动终端每天使用总时长能控制在30分钟以内的占到59.31%,30~60分钟的占到30.79%,超过60分钟的占到9.9%。在单次使用时长的调查中,40.68%的孩子单次使用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42.45%的单次使用时长在15~30分钟,16.86%的单次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在与家长约定的时间立刻停止使用移动终端,近四成孩子大部分时候能如约停止使用,仅有1.81%的孩子基本无法照办。
在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方面,很多家长反映,靠着“软硬兼施”,可以把手机从孩子手里拿下来。比如,在看动画片时,先跟孩子说好能看几集、多长时间,定好规矩,一旦到时间了,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不妥协。跟家里老人也讲好,做到行动一致。几次下来,孩子即使噘嘴也会照办,再之后就成了习惯,也就不哭闹了。
2.成因:儿童成长环境变化,家长高质量陪伴不足
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儿童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当下,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龄前儿童自出生起,便很难避免与手机等移动终端有着或被动或主动的接触。
“过去老人拧开收音机给孩子听故事,打开电视给孩子放动画片,现在通通可以用手机、平板替代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宗春山说。相比图书、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移动终端能为孩子提供声光电影音的强烈刺激,同时各类资源方便易得,无论是儿歌音乐、动画片还是早教课,都一应俱全。加之操作简单上手、适应场景丰富,自然而然成为家庭育儿的重要工具。
父母在儿童成长早期缺少高质量陪伴。调查显示,有12.6%的家长会经常主动用手机“陪伴”孩子,有68.75%的家长偶尔用手机“陪伴”孩子,仅有18.66%的家长从来不用手机“陪伴”孩子;有六成多家长会让孩子浏览自己的手机。此外,还有30.43%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伴听入睡,代替传统的父母讲故事哄睡。
不少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习惯用手机替代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缺少高质量的陪伴、缺乏亲情与沟通,对电子设备越来越依赖。这种替代性“陪伴”,实质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宗春山说:“国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孩子对父母早期依恋关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依恋关系,第一能给孩子安全感,第二会刺激孩子大脑神经的发育,第三也会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而用手机“代替陪伴”,不利于依恋关系的培养。
家庭成员缺乏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科学管理。“孩子从3岁就开始使用手机。最开始是大人主动拿给孩子玩,为了哄孩子,也为了给家长腾出一些时间,这一玩就停不下来了,很快变成了孩子主动找手机、要手机。”不少家长在孩子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最初阶段,没有坚持做好使用强度的管理,导致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
此外,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孩子使用手机等行为的管理尺度上存在明显分歧。例如,一些父母觉得孩子玩了半小时,该停下来了,但老人往往爱孙心切,觉得“再玩会儿也没关系”。父母试图说服孩子交出手机的过程中,家里的老人往往出面阻拦,甚至双方产生争吵。“每每这个时候,孩子更要执意玩个够。”一位家长说。
3.困扰:过早“触网”,多维度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对于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家长有着诸多担忧。
担心影响视力。调查显示,对于孩子过早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有91.09%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4岁半,每天去户外运动两个小时,体检时却被告知远视储备消失。”这位家长在震惊之余,回想了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家里老人经常给孩子玩手机,对于孩子刷短视频、看动画片,没有严格控制。这样的情况在学龄前儿童中并非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
担忧陷入网络依赖。调查中,有62.09%的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移动终端可能导致网络依赖表示了担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吃饭之前要玩,大人一不留神没看好,就偷偷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甚至上厕所时都提出要玩。”专家表示,面对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家长如果缺乏科学引导,一味批评、指责甚至生硬阻挠,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适得其反。
接触不良信息。调查中,有42.02%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接触不良信息。一位5岁孩子的外公告诉记者,他在和孩子一起刷短视频时遭遇过“措手不及”的情况:“有一次,我给外孙看越野车爬陡坡短视频,一分多钟的长度,在最后车辆接近坡顶的时候,视频中现场围观的人却爆出粗口。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此外,不少孩子刷短视频时使用的是大人的手机,算法推荐视频内容时难免出现一些不适合少儿观看的内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专注力下降。调查数据显示,34.47%的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专注力下降。“手机上的视频、动画刺激是非常强烈的,变换快,色彩丰富,并伴随音乐节奏,长期接受这样刺激的孩子,等上了小学,再面对教室里老师的授课时,不容易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就像一个吃惯了添加多、味道重饭菜的人,再让他适应清淡健康的食物,难度可就大多了。”宗春山表示。
4.求解:网络时代,引导孩子与电子设备和谐共处
“21世纪是网络和科技的时代,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出生伊始就面临着挑战——既要用好这些网络设备,又要能够在网络的丛林中保持独立的自我,不能迷失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翯青表示。
家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到实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家庭教育促进法将育儿这件传统‘家事’从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大事’,需要每一个家庭认真学习落实。科学认识、有效处理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问题,涉及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家长要树立‘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要不断提高认识,强化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供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可为家长提供参考,比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原则和‘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具体方法。”父母应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锻炼、休息、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在合理的使用中,让孩子科学认识移动终端的利弊。父母应作好表率,避免在家中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在选择儿童课外兴趣课程时,更多采用现场学习方式,减少对在线使用的依赖。
家长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领他们亲近自然,减少对于移动终端的陪伴依赖。每天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聆听孩子的心里话,陪伴其阅读、玩耍。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奔跑嬉戏中融入自然山水,沐浴阳光健康成长。设计丰富多样的儿童游戏,让孩子更多体验美好、快乐、真实的生活场景,以此抵消对手机和虚拟世界的过度迷恋。
科学对待移动终端,“管控使用”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一方面,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既不能放任失管,也要避免方法粗暴。不建议家长通过强制抢夺、物理屏蔽的方式,完全断绝孩子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接触。应通过沟通、商议、引导,与孩子订立“使用规则约定”,锻炼孩子从小养成守约、自律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移动终端里的动画片、游戏、短视频等内容,可成为家长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抓手、助手,而不是对手、敌手。家长要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并结合家庭、孩子的具体情况付诸实践。
可从时间和内容两个关键点,对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时间,指的是每天总使用时长和每次使用时长,建议总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以内,单次时长5~15分钟以内。内容,即孩子通常使用手机观看、参与的内容,如动画片、短视频、网课等。其中动画片建议转到电视或投影仪上观看,更有利于视力保护;短视频的观看要抓住“一限一供一看一听”:一限,限单次时长;一供,主动提供科学健康的内容;一看,经常查看孩子正在观看的内容;一听,多听孩子聊看过的短视频等内容。如此一来,孩子可以建立起用时上限的概念,家长也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内容心里有底。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体之一,要做到科学引导。一方面,通过游戏、课程、活动,帮助孩子科学认识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自觉减少屏幕的使用强度,减少各类作业对手机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个案咨询指导等途径,指导家长处理好孩子与手机的关系,遵循“可控不可怕、放开不放任”的原则,依据儿童发展发育的科学原理,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
社区作为家庭生活的栖息地,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社区应发挥贴近性、经常性、熟悉性、多样性等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专题研究、社群论坛分享、亲子情景游戏等活动,形成家长多陪伴孩子、孩子与手机健康相处的良好氛围。对个别家庭学龄前儿童教育存在的特殊困难,社区要本着儿童保护的原则,给予适度、必要的帮助和干预。
社会层面,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早教机构等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教育、卫生、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应投入足够的力量,高度重视学龄前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现象与趋势,注重调查研究,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提升能力。社会各界应科学、客观、全面地看待学龄前儿童的手机使用,切忌全面否定,不以极端个案替代社会整体情况,而是应严谨分析、科学论证。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有效监管,督促各类早教幼教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为盈利,生产、销售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电子产品。
编者按
作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许多学龄前儿童(3—6岁)早早接触、使用或拥有了手机、平板电脑、儿童手表等移动终端,在享受愉悦便利的同时,更面临着视力下降、网络依赖与不良信息侵蚀等问题。当前,我国学龄前儿童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现状如何?家长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管理与干预是否到位?对此,光明日报记者联合有关专家,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学龄前儿童家庭展开抽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25020份;此外,又对北京、浙江、重庆等多地学龄前儿童及家长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当前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状况及家长隐忧,在此基础上提出科学应对这一问题的对策建议。
1.现状:学龄前儿童“触网”呈现低龄化趋势
一根稚嫩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娴熟地划过一道道弧线,一则则短视频随之闪现,一双童真的眼睛紧紧盯着这五光十色的画面,而屏幕前的这个孩子,还是个正在上幼儿园的3岁小朋友……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与移动终端的普及,这样的场景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学龄前儿童的家庭里。
“我女儿4岁了,每次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一玩就是2小时。我想要拿下手机,她就大哭大闹拒绝。”北京市民王丽十分苦恼,很希望有什么办法能让女儿放下手机……
平板电脑、手机玩得早、放不下,这成为许多学龄前儿童家庭共同的烦恼。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移动终端使用情况呈现以下特点:
“触网”呈现明显低龄化趋势。调查显示,70.4%的学龄前儿童已经开始接触并主动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在这七成已经使用移动终端的学龄前儿童中,最早接触移动终端的时间集中在3周岁,占到34.53%;4周岁开始接触并使用的,占到21.13%。
另外,在“触网”的孩子中,有很大一部分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专属设备。其中,拥有率最高的是平板电脑(18.7%),其次是儿童手表(18.25%),再次是手机(14.39%),拥有其他设备的占4.77%。
一位妈妈说起自己5岁儿子结识手机这个“玩伴”的过程:孩子的第一次远距离爬行,是从大床的一个角爬到另一个对角,吸引他的是一部播放着儿歌视频的手机;当他能自己坐在宝宝椅上吃饭了,手机内的短视频就成了老人们喂娃的超级帮手,小胖手滑动屏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孩子从小就对手机非常熟悉,使用起来也是自然而然。
看动画、刷短视频是最主要需求。调查显示,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参与的活动项目较为丰富。在已经“触网”的孩子中,有68.47%会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看动画片,位居首位;紧随其后,有41.18%的孩子会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刷短视频;再次是拍照、拍视频(25.7%)。此外,上在线课(19.54%)、学习手工制作(18.84%)、打游戏(17.6%)等也是儿童使用移动终端的重要内容。可以看出,手机等移动终端为学龄前儿童的娱乐生活提供了便利。
在北京一家游乐场,记者看到一个男孩正在用手机刷短视频。20分钟过去了,男孩的眼睛还紧紧盯着手机屏幕。向家长询问孩子的年龄时,他说:“孩子5岁多了,正上幼儿园大班,平时一抓到手机就要看,一看就停不下来。”说到这里,家长一脸无奈。
移动终端使用时长总体可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谈及孩子使用手机时间过长的问题。从数据来看,在已“触网”的孩子中,各类移动终端每天使用总时长能控制在30分钟以内的占到59.31%,30~60分钟的占到30.79%,超过60分钟的占到9.9%。在单次使用时长的调查中,40.68%的孩子单次使用时长控制在15分钟以内,42.45%的单次使用时长在15~30分钟,16.86%的单次使用时长超过30分钟。超过半数的孩子能在与家长约定的时间立刻停止使用移动终端,近四成孩子大部分时候能如约停止使用,仅有1.81%的孩子基本无法照办。
在管理孩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方面,很多家长反映,靠着“软硬兼施”,可以把手机从孩子手里拿下来。比如,在看动画片时,先跟孩子说好能看几集、多长时间,定好规矩,一旦到时间了,无论孩子怎么哭闹都不妥协。跟家里老人也讲好,做到行动一致。几次下来,孩子即使噘嘴也会照办,再之后就成了习惯,也就不哭闹了。
2.成因:儿童成长环境变化,家长高质量陪伴不足
移动互联网发展带来儿童成长环境的巨大变化。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达10.6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5.6%,其中手机网民规模为10.65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为99.8%。当下,移动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应用,几乎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学龄前儿童自出生起,便很难避免与手机等移动终端有着或被动或主动的接触。
“过去老人拧开收音机给孩子听故事,打开电视给孩子放动画片,现在通通可以用手机、平板替代了。”国务院妇儿工委儿童工作智库专家宗春山说。相比图书、报纸、电视等传统媒介,移动终端能为孩子提供声光电影音的强烈刺激,同时各类资源方便易得,无论是儿歌音乐、动画片还是早教课,都一应俱全。加之操作简单上手、适应场景丰富,自然而然成为家庭育儿的重要工具。
父母在儿童成长早期缺少高质量陪伴。调查显示,有12.6%的家长会经常主动用手机“陪伴”孩子,有68.75%的家长偶尔用手机“陪伴”孩子,仅有18.66%的家长从来不用手机“陪伴”孩子;有六成多家长会让孩子浏览自己的手机。此外,还有30.43%的家长选择让孩子用手机等移动终端伴听入睡,代替传统的父母讲故事哄睡。
不少父母因为忙于工作,习惯用手机替代自己“陪伴”孩子,久而久之,孩子缺少高质量的陪伴、缺乏亲情与沟通,对电子设备越来越依赖。这种替代性“陪伴”,实质上阻碍了孩子的身心发展。
宗春山说:“国际上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孩子对父母早期依恋关系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好的依恋关系,第一能给孩子安全感,第二会刺激孩子大脑神经的发育,第三也会培养孩子的社会性。”而用手机“代替陪伴”,不利于依恋关系的培养。
家庭成员缺乏对孩子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科学管理。“孩子从3岁就开始使用手机。最开始是大人主动拿给孩子玩,为了哄孩子,也为了给家长腾出一些时间,这一玩就停不下来了,很快变成了孩子主动找手机、要手机。”不少家长在孩子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最初阶段,没有坚持做好使用强度的管理,导致孩子养成了不良习惯。
此外,很多父母和长辈在孩子使用手机等行为的管理尺度上存在明显分歧。例如,一些父母觉得孩子玩了半小时,该停下来了,但老人往往爱孙心切,觉得“再玩会儿也没关系”。父母试图说服孩子交出手机的过程中,家里的老人往往出面阻拦,甚至双方产生争吵。“每每这个时候,孩子更要执意玩个够。”一位家长说。
3.困扰:过早“触网”,多维度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调查显示,对于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家长有着诸多担忧。
担心影响视力。调查显示,对于孩子过早接触手机等移动终端,有91.09%的家长担心孩子的视力受到影响。采访中,一位家长告诉记者:“孩子现在4岁半,每天去户外运动两个小时,体检时却被告知远视储备消失。”这位家长在震惊之余,回想了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的原因,就是家里老人经常给孩子玩手机,对于孩子刷短视频、看动画片,没有严格控制。这样的情况在学龄前儿童中并非个例。根据国家卫健委2021年公布的数据,2020年各地6岁儿童近视率均超过9%,最高可达19.1%;在幼儿园6岁儿童中,有1.5%为高度近视。
担忧陷入网络依赖。调查中,有62.09%的家长对于孩子使用移动终端可能导致网络依赖表示了担忧。在访谈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总是见缝插针地玩手机。“吃饭之前要玩,大人一不留神没看好,就偷偷拿着手机刷短视频、玩游戏,甚至上厕所时都提出要玩。”专家表示,面对孩子过度依赖手机,家长如果缺乏科学引导,一味批评、指责甚至生硬阻挠,很容易激化亲子矛盾,导致亲子关系恶化,适得其反。
接触不良信息。调查中,有42.02%的家长表示担心孩子接触不良信息。一位5岁孩子的外公告诉记者,他在和孩子一起刷短视频时遭遇过“措手不及”的情况:“有一次,我给外孙看越野车爬陡坡短视频,一分多钟的长度,在最后车辆接近坡顶的时候,视频中现场围观的人却爆出粗口。这让我惊出一身冷汗。”此外,不少孩子刷短视频时使用的是大人的手机,算法推荐视频内容时难免出现一些不适合少儿观看的内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不利。
专注力下降。调查数据显示,34.47%的家长担心孩子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会导致专注力下降。“手机上的视频、动画刺激是非常强烈的,变换快,色彩丰富,并伴随音乐节奏,长期接受这样刺激的孩子,等上了小学,再面对教室里老师的授课时,不容易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就像一个吃惯了添加多、味道重饭菜的人,再让他适应清淡健康的食物,难度可就大多了。”宗春山表示。
4.求解:网络时代,引导孩子与电子设备和谐共处
“21世纪是网络和科技的时代,所有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孩子,都是网络时代的‘原住民’,他们从出生伊始就面临着挑战——既要用好这些网络设备,又要能够在网络的丛林中保持独立的自我,不能迷失方向。”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副教授黄翯青表示。
家长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家庭教育促进法落到实处。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教授陆士桢说:“家庭教育促进法将育儿这件传统‘家事’从法律层面上升为‘国家大事’,需要每一个家庭认真学习落实。科学认识、有效处理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的问题,涉及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原则。家长要树立‘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起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要不断提高认识,强化学习。家庭教育促进法中提供的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可为家长提供参考,比如‘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等原则和‘相机而教,寓教于日常生活之中’‘潜移默化,言传与身教相结合’等具体方法。”父母应主动学习科学育儿知识,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合理安排学龄前儿童锻炼、休息、学习和娱乐的时间。在合理的使用中,让孩子科学认识移动终端的利弊。父母应作好表率,避免在家中过度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在选择儿童课外兴趣课程时,更多采用现场学习方式,减少对在线使用的依赖。
家长要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带领他们亲近自然,减少对于移动终端的陪伴依赖。每天尽量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相处,聆听孩子的心里话,陪伴其阅读、玩耍。利用休息时间,带孩子走出家门,在奔跑嬉戏中融入自然山水,沐浴阳光健康成长。设计丰富多样的儿童游戏,让孩子更多体验美好、快乐、真实的生活场景,以此抵消对手机和虚拟世界的过度迷恋。
科学对待移动终端,“管控使用”与“合理利用”相结合。一方面,家长对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既不能放任失管,也要避免方法粗暴。不建议家长通过强制抢夺、物理屏蔽的方式,完全断绝孩子与手机等移动终端的接触。应通过沟通、商议、引导,与孩子订立“使用规则约定”,锻炼孩子从小养成守约、自律的好习惯。另一方面,移动终端里的动画片、游戏、短视频等内容,可成为家长开展德智体美劳教育的抓手、助手,而不是对手、敌手。家长要自觉学习相关知识,并结合家庭、孩子的具体情况付诸实践。
可从时间和内容两个关键点,对学龄前儿童使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管理。时间,指的是每天总使用时长和每次使用时长,建议总时长控制在15~30分钟以内,单次时长5~15分钟以内。内容,即孩子通常使用手机观看、参与的内容,如动画片、短视频、网课等。其中动画片建议转到电视或投影仪上观看,更有利于视力保护;短视频的观看要抓住“一限一供一看一听”:一限,限单次时长;一供,主动提供科学健康的内容;一看,经常查看孩子正在观看的内容;一听,多听孩子聊看过的短视频等内容。如此一来,孩子可以建立起用时上限的概念,家长也对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内容心里有底。
幼儿园作为学龄前儿童的教育主体之一,要做到科学引导。一方面,通过游戏、课程、活动,帮助孩子科学认识手机等移动终端。在幼儿园教学中,要自觉减少屏幕的使用强度,减少各类作业对手机的使用。另一方面,通过家长会、家长沙龙、家长个案咨询指导等途径,指导家长处理好孩子与手机的关系,遵循“可控不可怕、放开不放任”的原则,依据儿童发展发育的科学原理,帮助家长和孩子一起解决难题。
社区作为家庭生活的栖息地,要为家庭教育提供支持。社区应发挥贴近性、经常性、熟悉性、多样性等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邻里专题研究、社群论坛分享、亲子情景游戏等活动,形成家长多陪伴孩子、孩子与手机健康相处的良好氛围。对个别家庭学龄前儿童教育存在的特殊困难,社区要本着儿童保护的原则,给予适度、必要的帮助和干预。
社会层面,群团组织要为家庭教育提供保障,早教机构等应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教育、卫生、妇联、关工委等部门应投入足够的力量,高度重视学龄前孩子使用移动终端的现象与趋势,注重调查研究,帮助家长更新理念、提升能力。社会各界应科学、客观、全面地看待学龄前儿童的手机使用,切忌全面否定,不以极端个案替代社会整体情况,而是应严谨分析、科学论证。市场监管机构要加强有效监管,督促各类早教幼教产品的生产者、经营者切实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为盈利,生产、销售不利于学龄前儿童身心健康的电子产品。
- 上一篇: 小学生流行玩“电摇”引发家长担忧
- 下一篇: 打通最后一公里 让更多人爱上运动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