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like this site, please click Ctrl + D Add to favorite!

Current location:Zhao.CITY » article » 最新资讯 » Detailed article 订阅RssFeed

大学录取通知书理应精美但不必豪奢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173次 时间:2022-07-08
zhao.city
来源标题:大学录取通知书理应精美但不必豪奢
毕业十多年后,我开始羡慕起如今的大学生了。不为别的,就冲那越做越精致、偶尔还会夹杂些土特产的录取通知书。正巧这两天,又到了各大高校投递“红色信封”的日子。跟如今的通知书“大礼包”相比,我们当年收到的通知书,恐怕只能用“简易”来形容。尽管如此,这封压箱底的快递还是被我悉心珍藏着。毕竟,它见证了我曾经的奋斗和那已然逝去的青春。
不知从何时起,大学录取通知书开始在豪奢的道路上“一路狂奔”。看着网上那些或“宝石”镶嵌,或绸缎包面,甚至连芯片、3D打印等高科技都用上了的豪奢通知书的照片,我竟一时间有种五味杂陈的感觉。
一方面,是欣慰于我们的大学终于懂得自我包装、自我营销了。长期以来,受高考按分数依次录取模式的影响,中国的高校基本处于卖方市场,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自然也无需在吸引生源方面花什么力气。不像国外的大学,虽然很多也有联考制度,但主要还是靠学校自主招生,所以为了吸引更多、更优秀的学生报考,大学会千方百计想出各种花式宣传手法,又是讲故事,又是贩卖情怀,有时也显摆一下历史和成就,目的只为增加关注度,以求脱颖而出。
不过最近这几年,国内高校也开始意识到这点,有些搬出自己的国宝大师,有些请来在读的“颜值担当”,拍摄了不少质量上乘、令人印象深刻的招生宣传片。像前不久出圈的云南农业大学“招生减章片”,虽然是一些学生自发搞怪的,却取得了相当成功的传播效果。跟过去相比,这的确是一种进步。
但相较于全国3000多所高等学校的总量,这样的成功案例毕竟是少数。特别是对于大多数不怎么有名的二三本院校来说,如何让大家看到、听到、了解到自己,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而且,相比宣传片,录取通知书因为能够更为精准地触达更多人,所以相关“创意”,才会引起学校的跟风模仿。这本来没有问题,但凡事都得有个度,有道是“大学之大,在大师不在大楼”,自然更不在一封通知书了。一些过于花哨的录取通知书,也招致人们的批评。
有些豪奢版通知书的“大礼包”,每份的费用起码也得百八十元,再算上每届几千到一万不等的学生数量,总体来看,这着实不是一笔小钱。考虑到现在很多大学,尤其中西部高校的办学经费并不宽裕,是尽可能花在教育科研等里子上,还是“浪费”在制作通知书等面子工程上,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
事实上,今天我们回头看过去保存下来的那些录取通知书,大多是很朴素的。要说精美也只在于纸面的花样与纹饰,而真正“值钱”的地方是校长的签名。和现在要么电脑打印,要么盖盖印章不同,那时候通知书上的学生姓名和校长签名都是手写的,它充分体现了高校对于学生的尊重,而这不啻为另一种形式的言传身教。
值得注意的是,现在有些大学也开始邀请老教授、知名校友,用毛笔来书写新生录取通知书,这样的做法很有意义。至于在通知书里附上校长推荐书单的做法,亦相当实用。因为高考结束后的那个暑假最为漫长,没有了学业压力的准大学生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补上过去想看却没有看的课外书,以拓展知识面,为接下来的大学教育作好准备。
总之,大学通知书理应精美,毕竟很多人会保存一生,但它不必豪奢。相比一纸通知书,之后4年的教育质量,才是决定学生对学校评价的关键。大学之间比比这个,可能更有意义。
涂格 来源:中国青年报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