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考前,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备考
来源:中国青年报 浏览:166次 时间:2022-06-07
zhao.city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中高考前,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备考
盛夏将至。随着中高考临近,心态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备战中高考的道路上,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助力孩子备考?
自身情绪,妥善处理
中高考前,学校咨询室门庭若市。作为心理老师,我曾接待过因各种家庭问题来找我咨询的高三学生。“父母经常吵架,我担心他们离婚”“弟弟学习不认真,妈妈经常骂他,我想帮他们缓和关系”“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好,但我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看到她们吵架我很难受”等。对即将到来的中高考感到焦虑的学生,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触动他们分外敏感的心灵。
由于工作压力,或者对孩子的升学压力感同身受,很多家长也会陷入忧虑,甚至在家表现出“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指的是消极情绪按社会地位由高到低传递,比如老板责骂员工,员工感到委屈,但不敢对老板发泄情绪,回家后找理由把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也不敢顶嘴,只能朝家里的猫踢了一脚。
我曾接待过一位开公司的母亲,虽然她一直强调自己给了孩子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提起孩子曾无缘无故挨骂,她惭愧地承认:自己在家会忍不住用对待员工的态度与女儿相处。
中高考生已经积聚了太多的压力,家长们注意不要把自身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让本就焦虑的孩子困扰升级。家长们可以通过找朋友倾诉、酣畅淋漓地运动等方式,充分发泄情绪后,再与孩子互动。当家长们妥善处理自身情绪,才能更高效地倾听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就像体育竞赛禁止服用兴奋剂,家长也不能奢望孩子全凭中高考期间“锦鲤附体”超常发挥。
对于即将大考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应考的最佳状态,并在考前保持一致的习惯,包括饮食作息、答题模式、心理状态等。比如有些孩子平时不喝咖啡,那么考试期间也不要为了提神,突然喝咖啡,因为我们适应变化也是需要消耗心理资源的。尤其在心态方面,过度焦虑会令孩子崩溃,毫不紧张则让孩子不重视考试。以平稳的心态度过备考时光,会让大考发挥更稳妥。家长在备考期间要以身作则,以平常心轻松自然地对待孩子,不要过于关心,更不要唠叨干扰。家长“稳坐钓鱼台”也有助于孩子保持情绪稳定。
鼓励孩子,注意门道
中高考备战阶段,学习进入知识巩固区,孩子们陷入“题海战术”。身心疲劳,会走进学习停滞的“瓶颈期”,即“高原现象”。家长此时不能强求孩子出现“质的飞跃”,而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走出“高原”,走向“高峰”。
不过,与孩子沟通也是有门道的,一句无心之言可能适得其反。
我曾遇到一个高三学生,苦恼于父母老提亲戚家孩子考进北大的故事,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北大,干脆不想努力了。我能理解家长希望用亲戚孩子的案例给自家孩子注入学习的动力,但太高的期待会让孩子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家长既要让家庭成为孩子勇于启航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更要成为孩子遭遇逆境时能够得以休整的避风港。让孩子知道,只要努力了,无愧于心,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停驻调整,重新出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年人倾向于给低自尊的孩子更多的个人赞美,即针对孩子个人品质的赞美,如“你真聪明”,而非过程赞美,即针对孩子行为的赞美,如“你学习很勤奋”。但是,个人赞美会使低自尊的孩子更容易对接下来的失败感到惭愧。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孩子经历挫折就一蹶不振,家长夸孩子时需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最近看你周末也在摘抄作文素材,语文成绩有进步,真为你高兴。”这样孩子会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自己付出的努力,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不是归因于天赋这种难以改变的因素,从而更愿意投入精力学习。
灌注希望,拓宽视野
临近中高考,孩子容易在高压情境下陷入情绪困扰,甚至出现问题行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留意孩子发出的信号,即一些与平常习惯不一致的举动。
电视剧《小舍得》中的颜子悠本来是个乖巧的学霸,但妈妈期望他进入重点高中,不允许他做生物实验、踢球。于是颜子悠在家长会上说:“我妈妈爱的不是我,是考满分的我。”但家长并没有停止“鸡娃”,最后颜子悠出现了幻觉,在考场上撕毁试卷。望子成龙本是家长爱子心切,“为之计深远”。可如果逼孩子学习是以身心健康为代价,那即使孩子考上名校,也可能出现种种问题。知名大学里也有不少大学生患“空心病”,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对于像颜子悠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认真地问他:“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是想从事生物研究工作,还有空闲踢球的职业吗?”再一步步倒推:“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什么条件呢?要达到这样的条件,现在需要做什么?时间有限,学习与娱乐要怎么分配呢?”家长一步步引导孩子确立目标,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动力去实现目标;而不是直接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让他觉得自己无法掌控未来,只能选择“摆烂”。
如果孩子对学习现状不满,已经陷入焦虑,家长该怎么办呢?
我曾遇到一个高三学生,成绩常列班级第一,父母虽然没有直接要求他努力学习,但经常对他说:“你要考好大学,不要像我们一样过苦日子”。父母的话语给了他无形的压力,他成了宿舍的“卷王”,起早贪黑地学习。因为长期作息不规律,又缺乏运动,他生病了,只能请假住院做手术。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月考成绩退步,变得脾气暴躁,再也无法静下心学习。
在心理咨询中,我问他:“你未来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他说:“数学或者物理方面的科研人员。”我问他:“那你了解过科研人员的招聘要求是什么样的吗?”他说:“要读到博士,最好是重点大学毕业。但我现在这个成绩,重点大学希望渺茫。”我告诉他:“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后来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成为重点大学教授,还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及科研团队。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没有考取重点大学,依然可以读研读博,不影响将来成为科研人员。”
当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而陷入焦虑时,家长要耐心倾听,细心疏导,帮孩子拓宽视野,把目光放长远,让孩子知道: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有用的。必要时,家长还可以与学校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解决困扰。
总而言之,家长要信任孩子,“响鼓不用重锤敲”,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家长要尊重个体差异,相信在自己的学习这件事上,孩子比家长更专业,不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黄彬彬 来源:中国青年报
原标题:中高考前,家长如何助力孩子备考
盛夏将至。随着中高考临近,心态的重要性越发凸显。在备战中高考的道路上,家长要怎么做,才能真正助力孩子备考?
自身情绪,妥善处理
中高考前,学校咨询室门庭若市。作为心理老师,我曾接待过因各种家庭问题来找我咨询的高三学生。“父母经常吵架,我担心他们离婚”“弟弟学习不认真,妈妈经常骂他,我想帮他们缓和关系”“妈妈和奶奶关系不好,但我从小在奶奶家长大,看到她们吵架我很难受”等。对即将到来的中高考感到焦虑的学生,外界任何风吹草动,都能触动他们分外敏感的心灵。
由于工作压力,或者对孩子的升学压力感同身受,很多家长也会陷入忧虑,甚至在家表现出“踢猫效应”。“踢猫效应”指的是消极情绪按社会地位由高到低传递,比如老板责骂员工,员工感到委屈,但不敢对老板发泄情绪,回家后找理由把孩子骂了一顿,孩子也不敢顶嘴,只能朝家里的猫踢了一脚。
我曾接待过一位开公司的母亲,虽然她一直强调自己给了孩子很好的生活条件,但提起孩子曾无缘无故挨骂,她惭愧地承认:自己在家会忍不住用对待员工的态度与女儿相处。
中高考生已经积聚了太多的压力,家长们注意不要把自身的负面情绪传递给孩子,让本就焦虑的孩子困扰升级。家长们可以通过找朋友倾诉、酣畅淋漓地运动等方式,充分发泄情绪后,再与孩子互动。当家长们妥善处理自身情绪,才能更高效地倾听孩子的烦恼,帮助孩子放松心情。
就像体育竞赛禁止服用兴奋剂,家长也不能奢望孩子全凭中高考期间“锦鲤附体”超常发挥。
对于即将大考的孩子,家长要帮助他们找到适合应考的最佳状态,并在考前保持一致的习惯,包括饮食作息、答题模式、心理状态等。比如有些孩子平时不喝咖啡,那么考试期间也不要为了提神,突然喝咖啡,因为我们适应变化也是需要消耗心理资源的。尤其在心态方面,过度焦虑会令孩子崩溃,毫不紧张则让孩子不重视考试。以平稳的心态度过备考时光,会让大考发挥更稳妥。家长在备考期间要以身作则,以平常心轻松自然地对待孩子,不要过于关心,更不要唠叨干扰。家长“稳坐钓鱼台”也有助于孩子保持情绪稳定。
鼓励孩子,注意门道
中高考备战阶段,学习进入知识巩固区,孩子们陷入“题海战术”。身心疲劳,会走进学习停滞的“瓶颈期”,即“高原现象”。家长此时不能强求孩子出现“质的飞跃”,而要帮助孩子树立信心,走出“高原”,走向“高峰”。
不过,与孩子沟通也是有门道的,一句无心之言可能适得其反。
我曾遇到一个高三学生,苦恼于父母老提亲戚家孩子考进北大的故事,觉得自己怎么努力也考不上北大,干脆不想努力了。我能理解家长希望用亲戚孩子的案例给自家孩子注入学习的动力,但太高的期待会让孩子丧失信心,放弃努力。家长既要让家庭成为孩子勇于启航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更要成为孩子遭遇逆境时能够得以休整的避风港。让孩子知道,只要努力了,无愧于心,即使失败了,也可以停驻调整,重新出发。
心理学研究发现,成年人倾向于给低自尊的孩子更多的个人赞美,即针对孩子个人品质的赞美,如“你真聪明”,而非过程赞美,即针对孩子行为的赞美,如“你学习很勤奋”。但是,个人赞美会使低自尊的孩子更容易对接下来的失败感到惭愧。也就是说,如果不想孩子经历挫折就一蹶不振,家长夸孩子时需要针对孩子的具体行为,比如,“最近看你周末也在摘抄作文素材,语文成绩有进步,真为你高兴。”这样孩子会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自己付出的努力,知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而不是归因于天赋这种难以改变的因素,从而更愿意投入精力学习。
灌注希望,拓宽视野
临近中高考,孩子容易在高压情境下陷入情绪困扰,甚至出现问题行为。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状态,留意孩子发出的信号,即一些与平常习惯不一致的举动。
电视剧《小舍得》中的颜子悠本来是个乖巧的学霸,但妈妈期望他进入重点高中,不允许他做生物实验、踢球。于是颜子悠在家长会上说:“我妈妈爱的不是我,是考满分的我。”但家长并没有停止“鸡娃”,最后颜子悠出现了幻觉,在考场上撕毁试卷。望子成龙本是家长爱子心切,“为之计深远”。可如果逼孩子学习是以身心健康为代价,那即使孩子考上名校,也可能出现种种问题。知名大学里也有不少大学生患“空心病”,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对于像颜子悠这样的孩子,家长可以认真地问他:“你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呢?是想从事生物研究工作,还有空闲踢球的职业吗?”再一步步倒推:“想要从事这样的工作,需要什么条件呢?要达到这样的条件,现在需要做什么?时间有限,学习与娱乐要怎么分配呢?”家长一步步引导孩子确立目标,让孩子充分发挥自身的动力去实现目标;而不是直接剥夺孩子的选择权,让他觉得自己无法掌控未来,只能选择“摆烂”。
如果孩子对学习现状不满,已经陷入焦虑,家长该怎么办呢?
我曾遇到一个高三学生,成绩常列班级第一,父母虽然没有直接要求他努力学习,但经常对他说:“你要考好大学,不要像我们一样过苦日子”。父母的话语给了他无形的压力,他成了宿舍的“卷王”,起早贪黑地学习。因为长期作息不规律,又缺乏运动,他生病了,只能请假住院做手术。他无法接受自己的月考成绩退步,变得脾气暴躁,再也无法静下心学习。
在心理咨询中,我问他:“你未来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他说:“数学或者物理方面的科研人员。”我问他:“那你了解过科研人员的招聘要求是什么样的吗?”他说:“要读到博士,最好是重点大学毕业。但我现在这个成绩,重点大学希望渺茫。”我告诉他:“我有一个朋友,就是普通大学的本科生,后来考取了重点大学的硕士研究生,博士毕业后成为重点大学教授,还组建了自己的实验室及科研团队。退一万步讲,即使你没有考取重点大学,依然可以读研读博,不影响将来成为科研人员。”
当孩子对自己的成绩不满意而陷入焦虑时,家长要耐心倾听,细心疏导,帮孩子拓宽视野,把目光放长远,让孩子知道:现在的每一分努力都是有用的。必要时,家长还可以与学校老师沟通,一起帮助孩子解决困扰。
总而言之,家长要信任孩子,“响鼓不用重锤敲”,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即可,让孩子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家长要尊重个体差异,相信在自己的学习这件事上,孩子比家长更专业,不妨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黄彬彬 来源:中国青年报
- 上一篇: 我的努力一定都值得 辛苦三年,幸福一生。
- 下一篇: 高考遭遇突发事件 谁的心态更好谁就能赢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 2024-03-04普通家庭怀孕到一岁的花费 得需5万出头
- 2024-03-04微观两会 建议全面取消基层医疗门诊报销起付线
- 2024-03-041天内9家车企宣布降价
- 2024-03-04全国人大代表 建议把课间十分钟还给学生
- 2024-02-29长期负债的人现在怎么样了 你有负债吗?
- 2024-02-294种食物是升糖大户尽量少吃 控制血糖是一场持久战
- 2024-02-29当老师是县城女孩最好的出路吗
- 2024-02-29李亚鹏全网悬赏直播哭穷视频...
- 2024-02-28富贵包是不是夺命包#真相到底是什么?
- 2024-02-28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 故意传播艾滋是犯罪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
- 2021-12-27希壤app官方版下载vr.baidu.com/...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实施条件?
- 2021-10-26房产遗产税的征收方法?
- 2021-10-26放弃遗产公证需要什么材料?
- 2021-10-26有多个继承人股权怎么继承?
- 2021-10-26公司股份怎样进行继承?
- 2021-10-26合伙人资格可以继承吗
- 2021-10-26放弃继承权声明书公证如何办理?
- 2021-09-28非婚生子女对生父母的遗产有继承权吗?
- 2021-09-28继子是否有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