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like this site, please click Ctrl + D Add to favorite!

Current location:Zhao.CITY » article » 最新资讯 » Detailed article 订阅RssFeed

兴趣的最高“兴价比”是让人变得更好

来源:工人日报 浏览:145次 时间:2022-04-14
zhao.city
来源标题:兴趣的最高“兴价比”是让人变得更好
据《人民日报》(海外版)报道,当今消费市场为兴趣爱好付费愈发普遍,在年轻群体中尤为突出。与老一辈人消费时注重产品用途和性价比不同,越来越多年轻人会因兴趣爱好购物。
不管是动漫手办,还是盲盒、文创产品,乍看似乎没什么“用”,但有人就是会出于“喜欢”而为其买单。由此还产生了一个新的营销学词汇:兴价比,指人们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以所获得的兴趣度、高兴度、时兴度来考量所付出的价钱是否合理。
虽然被冠以新的概念,但这样的消费观念其实存在已久。比如改革开放后,钱包渐鼓的人们衣着发型都有了更多选择,不少人穿起了裙装、运动装、职业装,不少人开始尝试烫发。这些穿着打扮在功能性上或许并不比中山服、麻花辫更胜一筹,但这并不妨碍人们对美的努力追求,也不妨碍其成为一种潮流。
时下,多数人的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升,新的消费需求也随之产生,注重商品和服务的精神价值、文化价值就是表现之一,也即“花钱买开心”。这种需求背后,有更深层的现实根源。
首先,面对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人们通过为兴趣消费来收获快乐和满足,其实是一种解压和自我奖励。其次,兴趣爱好是人们构建自我认知、厘清“我是谁”的重要条件之一。借助网络,有相同爱好的人形成圈子,人们在其中获得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同时,还可能收获友谊。第三,兴趣消费火热体现出文化及相关产业备受青睐。比如,汉服热折射出人们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情;一些表情包IP的周边产品热卖,则体现出消费者对原创的支持。
为兴趣爱好花钱无可厚非,但一些商家利用这一消费心理而设置的冲动消费圈套和过度消费现象须引起警惕。以盲盒为例,一方面少数企业以“隐藏款”“联名款”为噱头,用饥饿营销诱导消费者重复购买产品;另一方面,虚荣心理、赌徒心理容易让部分盲盒爱好者非理性消费,不仅浪费了金钱和时间,还可能因此背上债务。二手转让平台上的大量待卖商品中,有不少正是人们一时兴起、冲动消费的结果。
无论消费怎样迭代升级、走向多元化和个性化,都应以适量和适度为原则。否则,所谓的“为爱买单”不仅可能买不来快乐与满足,还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
“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之,犹贤乎已。”《论语》中的这段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人是应该有些兴趣爱好的,从被戏称为著名马拉松选手的村上春树,到在电厂工作却爱好写科幻小说的刘慈欣,他们都是将兴趣爱好做到极致的典型。兴趣爱好既是人生的一个支点,也是让人在任何年龄段都能向善向好的动力——或许,与花费金钱买到短暂开心相比,这才是兴趣爱好最应被看到的“兴价比”。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