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f you like this site, please click Ctrl + D Add to favorite!

Current location:Zhao.CITY » article » 最新资讯 » Detailed article 订阅RssFeed

驰而不息解决公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来源:北京青年报 浏览:163次 时间:2022-04-07
zhao.city
来源标题: 驰而不息解决公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需要我们更加聚焦公众身边突出的问题,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北京在较高起点上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需要加大技术、政策和管理创新力度,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只有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举措间的关系,做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的协调,才能推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
日前,北京市委、市政府发布《关于深入打好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坚战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北京实现碳排放稳中有降,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消除劣Ⅴ类水体,绿色北京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35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碳中和取得明显进展,天蓝、水清、森林环绕的生态城市基本建成。
立足首都城市战略定位,以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统筹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实施意见》提出的22项具体措施,彰显出北京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环境需要为目标,集中解决公众身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战略定力。
北京环境污染治理的成绩单,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想。2021年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首次全面达标,优良天数增加到288天,占全年的78.9%;水清岸绿处处美景,密云水库蓄水量最高达35.79亿立方米、创历史新高;“开窗见景、出门见绿”,森林覆盖率达到44.6%。以高水平生态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北京经验”被纳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实践案例”,为全球城市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城市提供了重要借鉴。
北京生态环境指数连续7年改善的背后,是始终坚持生态为民的问题导向,始终坚持保护力度、深度、广度一体发力,始终坚持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的结果。“民之所盼,政之所向”的生态治理新格局,不断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白天望见蓝天白云,夜晚看到星星月亮,曾是公众对北京生态环境最大的心愿。大气治理顺理成章成为北京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民心首役”。从1998年到2012年,燃煤设施大规模改造、机动车排放及油品标准升级、公交等重点行业车辆更新换代等新政相继实施。2013年,北京开始执行新修订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聚焦PM2.5的大气污染防治战役全面打响。北京《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围绕压减燃煤、控车减油、治污减排、清洁降尘等,提出84项重点措施,每项任务都细化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从那时起,北京连续实施16个阶段大气污染控制措施、清洁空气五年行动计划、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和“一微克”行动,公众的蓝天幸福感不断提升。
解决公众身边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北京蓝”开了个好头。随着大规模国土绿化的展开,出门进公园,耳畔闻鸟语的绿色获得感正在成为北京人的日常。
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需要我们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更加聚焦公众身边突出的问题,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开花,切实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现代化水平。对北京而言,在较高起点上推动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需要加大技术、政策和管理创新力度,更加注重综合治理、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
比如,针对公众反映比较强烈的新能源车使用便利度不足问题,只有适度超前建设充换电站、加氢站等基础设施,才能让绿色低碳的出行方式更为人们所接受。针对公众颇为头疼的餐饮油烟问题,必须在加强商务楼宇、经营性餐饮单位日常监管执法的同时,研究推动家用高效抽油烟机的替代方案。针对噪声污染问题,需进一步明确各类不同噪声的防治责任主体,等等。
只有处理好顶层设计与具体举措间的关系,做好发展与减排、整体与局部、长远目标和短期目标、政府与市场的协调,才能推动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从小切口入手,更加聚焦问题导向和民生关切,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才能拥有更加牢固的低碳绿色根基。

最新资讯发布时间

热门资讯发布时间